当前位置: 主页 > 羊肉基地 >

乌冉克羔羊

发布时间:2018-12-07 23:37  来源:未知

[乌冉克羊介绍]
乌冉克羊(Wu Ranke Lamb),中国优良羊种,纯正草原蒙古羊系血统,与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并列为“草原名贵羊种”,成为草原蒙古羊种的典型代表,开始迎接亿万消费者的瞩目与品鉴。
 
 
[善于奔跑的乌冉克羊]
据史料考证,乌冉克羊来源于喀尔喀蒙古羊血统,有它特有的遗传特性:它既不属于水草丰美草原生态型的乌珠穆沁羊,也和半荒漠、戈壁生态型的苏尼特羊不同,它是喀尔喀蒙古羊系统中的一个优秀地方类型。独特之处在于,苏尼特羊生长的戈壁荒漠,牧草多为干草,缺乏多汁牧场的补充,营养系数不均衡,而乌珠穆沁羊生长在水草肥美的锡林郭勒东部草原,牧草类型繁多而茂盛,导致乌珠穆沁羊肉质肥而腻,营养不均衡,恰好乌冉克羊生长在戈壁荒漠与水草肥美草原过度地带,既有干草,也有多汁牧草,而且乌冉克羊善于奔跑,因此乌冉克羊体质强健,营养更均衡,是名副其实真正的“草原羊王”。
 
[乌冉克羊大事记]
1. 元朝,乌冉克部落进驻锡林郭勒草原阿巴嘎旗,将乌冉克羊带入锡林郭勒草原。
2. 元、明、清以来,乌冉克羊一直是皇室御用贡品,成为皇室、贵族宫廷宴会必备佳肴。
3. 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农业标准,蒙QXL/15-1997,锡林郭勒盟技术监督局批准,1997-12-18发布,1998-02-01实施。
4.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批准在阿巴嘎旗伊和高勒苏木建立乌冉克羊保种场,目前有基础母羊430只,种公羊50只。
5. 2009年6月23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组织专家组对乌冉克羊进行了现场鉴定。
6. 2009年10月15日,农业部第1278号公告确定乌冉克羊为我国畜禽遗传资源。
 
 
[乌冉克羊特点]
稀缺性、品质性、适应性 、均衡性
  
1. 稀缺性: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人们对乌冉克羊认识不足,加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乌冉克羊数量一直较少,至2009年,存栏数量约为7.4万只,之后一直维持在10万只以下,2015年存栏数量预估为8万只,是真正的稀缺名贵羊种。
 
2. 品质性:据史料考证,乌冉克羊来源于喀尔喀蒙古羊血统,随着乌冉克人的迁徙而引入,是在高纬度生态草原的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以体大、瘦肉多、抗逆性强、肉质优良而著称的地方名贵遗传资源。
乌冉克羊管骨修长,前蹄宽大,蹄踵挺立,蹄冠明显鼓起,蹄围较大,利于在积雪较厚的草场上行走和刨雪采食。且在硬雪地上踏出的蹄坑大,下肢不易被硬雪地所损伤,对抗雪灾有独特的性能。 降雪后整个冬季不饮水,因而乌冉克羊排尿量少,冬季保持卧盘和腹部干燥,有利于保膘、保胎与保温。具有耐粗饲、易牧、抗严寒、抓膘快、抗病力强、恋膘性和合群性好等特点,多腰椎、多肋骨的羊占15%左右。

3. 适应性:乌冉克羊中心产区阿巴嘎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中北部,属蒙古高原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960—1500m。产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大风和寒潮,冷暖多变。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101—130天,年降水量249.5mm,年蒸发量1200—1350mm,年日照时数2930—3350h,年平均风速4.5—5mh,是全国高原地带最大风区之一。
草场植被主要由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群落组成,主要牧草有大针茅、克氏针茅、咸草、冰草、隐子草、冷蒿、葱属类和小河草灯,尤其生长有很多药用植物、为乌冉克羊提供了特殊的营养成分。
由于乌冉克羊的血统来源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放牧饲养所形成的品种特性所决定,乌冉克羊非常适合在天然草原上常年放牧饲养,耐粗饲、抗逆性强,具有良好的放牧采食、抓膘能力。因此,饲养乌冉克羊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并且易管理,省事省力。在正常年景下,完全可以全年放牧饲养,只有在冬春遇到风雪灾害天气,才适当补饲青干草,每只羊约补1.0kg~1.5kg/d。乌冉克羊合群性强,母羊护羔性也很强。大羊和羔羊可以合群放牧,饲养管理十分容易。

4. 均衡性:与其他名贵羊种相比较,一只乌冉克羊产的羊肉营养更具均衡性,因为乌冉克羊生长发育较快,6月龄的公羔平均体重达40kg,成年公羊平均体重达77kg,成年母羊体重达60kg,平均屠宰率为51%,平均净肉率为45%。乌冉克羊肉中水分含量低,富含钙、铁、磷等矿物质,肌原纤维和肌纤维间脂肪沉淀充分。因此,相对于其它品种,乌冉克羊营养更具均衡性
 
 终上所述,乌冉克羊天生具备的优良遗传资质结合多年来人工培养形成的良好品种,也随着近些年人们对乌冉克羊价值的重新认识,乌冉克羊逐渐被国内外相关人士、机构推荐,我们相信,乌冉克羊在未来一定会成为普通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